光头凹姐姐

recordarse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的四十七课》笔记2⃣️

第十三课

-法家提出的“法、术、势”,除了“法”的概念比较艰深之外,“术”和“势”的概念几乎成了一般文化人解读中国历史的基本门径。权属、谋术、拉帮结派、造势炒作……成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底层领悟,而且已经渗入了很多人的骨髓。知道金泰呢,很多历史评论、文化演讲,包括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小说,都很少离开这个格局。

个人想法:影视作品很容易误导观众。如果以影视作品塑造的人物来代表中国形象,那中国人大都善权谋、好争斗,聪明且狡猾。这根本就忽略了被履行了数千年的礼让恭勤俭的精神修养。我记得百家讲坛里王立群教授讲宋太祖如何安置大臣的时候,他强调多次说,赵匡义采取怀柔政策当然可以看作是政治手段,但是绝对不能忽略这个开国帝王的人道主义精神。非常感谢王教授再三强调这一点,历史没有对错,在每个人心中却是非常主观的,大部分人都习惯了从政治立场出发评价历史,可是人类社会怎么能少了人文精神呢。一如世人对各家主张的评价,很容易一叶障目产生“一家之言”,如果人人都不自发地去深入了解这些思想和主张,道听途说,那么一个原本宏大的概念就会被片面、浅层地解读,那些更多面、深层的理念就被忽略了。

丛治臣:从文化记忆这个“高尚”的口袋中,最不应该拿出来的就是孙子。孙子心机太多,良知太少。

个人想法:我必须反驳一下,孙子的“慎战”思想就是他的良知!心机太多,良知太少的是那些刻意片面解读《孙子兵法》,“寻章摘句”以追名逐利的人。在自己的著作中首先提出反面立场的孙子本人是了不起的。


第十六课

-有一个大盗叫做跖,他手下人问他,成为大盗有什么窍门?盗跖说这里面窍门大着呢:在屋外就能知道屋里有多少财富,就是圣;第一个冲进去抢夺,就是勇;最后一个离开,就是义;判断能不能进去就是智;分配均匀就是仁。这五者不备不能成为大盗。

个人想法:道德家们都应该看看这个寓言,恐怕句句诛心。道德恐怕从来都只约束没有道德的人,相反,那些道德名誉对心中有道德操守的人而言一点也不重要。


第十九课

个人想法:在讲屈原的开篇我自然想到一句话: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
我认为屈原的“清高”绝对不是自作清高,感觉到它骄傲自大的都是旁人的眼光,而他自己则是陷入了一种“耽”的状态。蒋勋老师对这个字的解读我很喜欢。他说人如果“耽”,其实是进入了类似溺水的状态。屈原就是一个耽溺在自己理想中的人,才能说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一句话。世人把他推向边缘,不过他也不需要成为世人所在的那个世界的中心,因为那里没有香草美人。像屈原这样的形象,在平凡的眼光下很容易被认为疯狂或性格有缺陷。我想,屈原在稷下学宫那段时间如果听过儒家的中庸之道,一定是不屑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说出这句话的人,很难中庸。自戕在普通人眼里根本是疯子行为,而屈原正是以自沉汩罗江这个行为向浑浊的世道做最终极的对抗,燃烧自己的生命向理想献祭。我喜欢极致的、热烈的,那是“中庸”永远够不着的天地。

王安安:有人说,歌德是天才,但他不伟大。是不是因为他的市侩和顺境,也就是所谓的平衡呢?
余秋雨:歌德还是伟大的。他在平衡的生活形态中不断制造着内心的不平衡,而这种制造又出自他的本能。伟大不是苦难造就的。这正像说泥潭中也能早起高塔,并不是说泥潭本身就能早就高塔。时尚饱受磨难的人那么多,而伟大的文学家又那么少,可见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转换的关系。
刘璇:有很多杰出的人一生过得很顺、很稳定。比如说俄国的普希金,他是个出身贵族的诗人,一度跟皇室走得很近,最后虽然死于决斗,但也称不上苦难。还有鲁迅,也没经历过什么苦难。

个人想法:我很赞同秋雨老师的看法,歌德具有从内在开始自我分裂的本能,这正是他区别于其他有同等或相似生命形式却无他这般成就的人的根本。主观能动性很重要。朴素的生活状态不代表内心也要受制于象牙塔,生活上没有磨难不代表精神不受苦,不然鲁迅不会那么义愤填膺地弃医从文,高声呐喊救孩子、救中国。人只有对苦难有感知才能有接受苦难打磨的可能。


第二十三课

-沉迷得浅的,可用悲剧来刺激;沉迷得深的,可以用喜剧来阻断。因为悲剧用的是和沉迷者统一逻辑,而喜剧用的是另类逻辑。

-无论是成语还是定型的形容词,都是经过太多人手的“语言硬块”,如果作家们不想放弃由自己直接来描写对象的权利和责任,就一定躲避。

-法国漫长的古典主义传统中也积累了大量华丽、刻板、削足适履的文字模式和戏剧规程,一度还被看成是上层社会的文明标志。连莎士比亚的戏在巴黎演出,也因为有不少生活中的普通语言而被拒绝,认为太俗。雨果决心冲破这一精致的落网,花了极大的努力与巴黎民众的审美习惯搏斗。大家知道雨果终于胜利了,在他之后,法国成了现代艺术最有创造力的中心。
诸丛瑜: 我觉得这种令人厌烦的文风还是与教育制度有关。很多语文老师也许并不是不知道这样的一种体例对文学本身是一种伤害,但我们用标准化考试来衡量本来不可以标准化运作的文学,所以老师才教学生这样做。

个人想法:引用诸丛瑜在第六课说的一句话:这种不可超越性在于前人做了一些框架性的东西,我们不得不在这个框架、这个天地当中去做事情。我觉得,在任何一个领域,有前人的成果可循是好事也是危险。前人的成果如果被当作一种经验、一种标准,那么后人可以在一定的地基上完成更大更辉煌的作业。而如果前人的成果被当作约束创造力的牢笼,那就是所有领域的后生都应该远离的危险了。同样的,基础教育应该提供的是一种参考标准,而不是不可动摇的铁规。不是所有孩子都具有优越的天资和悟性,但接受教育是重要的。教孩子识字念书,更多在于引导他们分辨好坏,判断优劣,培养属于他们的判断里和创造力。有些孩子会遵守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一套,而有的孩子生来就是要跳出、超越标准,这都应该被允许,而且往往后者更能革故鼎新,为人类文明注入新的血液。国内教育风气不好,很大原因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懒惰,日新月异的时代,人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是非常高成本的。当然了,虽然被教育者应当有坚强的主观意志,但教育者作为引路人也难辞其咎。

评论
热度(1)

© 光头凹姐姐 | Powered by LOFTER